在《射雕英雄传》中,周伯通的“左右互搏”绝技,号称能左右手同时施展两套武功,如左手画圆、右手画方,看似非常高明。然而,实际上这项技能并没有太大实战价值。许多传统武功,往往需要左右手甚至双脚协调配合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。例如“双峰贯耳”需要双拳同时出击,击打对方的太阳穴;“黑虎掏心”则要求一只手虚晃,另一只手快速攻击对方心窝。仅用一只手施展这些招式炒股配资入门知识网,效果大打折扣。因此,即便是技艺高超的周伯通,若遇到真正的高手,这项绝技的作用也有限。
此外,梁山好汉中的一些成名技艺,如燕青的“鹁鸽旋”和武松的“玉环步鸳鸯脚”,同样也需要两只手或者两只脚的配合,单手单脚根本无法展现其威力。鲁智深的禅杖更是不能单手挥动,否则威力无法发挥到极致。在冷兵器时代,战场上的武器通常是单一而强大的,如大刀、长枪和大戟等,讲究的是一寸长一寸强。除了岳云外,正史中很少有使用双兵器的武将,这也反映出传统战争中的战术需求:战场上没有太多空间让你左右盘旋,岳云在攻城战中使用双锤,说明只有在近身混战中才会考虑双兵器的使用,而岳飞和秦琼则主要以长枪为主武器,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才更为出色。
展开剩余73%一击致命,常常是战场上最有效的攻击方式。在战斗中,很多时候你根本没有机会出第二招。关羽斩颜良、秦琼在万马军中夺取敌将首级、岳飞单骑持铁枪冲阵,凭借的就是力量和速度。如果他们使用双兵器,往往难以在密集的刀枪丛中灵活移动。戚继光在《纪效新书》中明确指出:“在阵中,千军万马并列,勇士必须果断,否则乱刀乱枪将四面来袭,如何还能容许左右动跳?”这充分说明,战场上的直接力量和速度,往往比双兵器的灵活性更为重要。
如果戚继光到梁山征兵,他可能不会选择那些习惯用双兵器的好汉。梁山的四个半双兵器好汉中,像双鞭的呼延灼、双枪的董平、行者武松和黑旋风李逵,都并非真正适合大规模战斗的类型。比如呼延灼,他擅长用双鞭击破敌人甲胄,但在与大将单挑时却显得力不从心。双鞭的长度一般在三尺到五尺之间,而长矛和长戟往往在一丈以上,这使得他在与持长兵器的敌人对战时,难以占得上风。
同样,董平的双枪也因为枪杆过短,失去了长枪的突刺优势。双枪在大规模阵战中不如其他兵器灵活,且在格挡时缺乏足够的力量,反而容易伤及自己的战友。而武松的双刀,虽然威力十足,但同样只能依赖搏命的打法,若不能迅速解决对方,自己也会陷入危险之中。双兵器的最大问题就是力量分散,面对真正的高手时,难以取得压倒性的优势。
此外,戚继光对于战士的要求非常严格,不仅看重武艺,还注重人的品行和忠诚。呼延灼、孙立和董平,都曾有过背叛行为,戚继光自然不可能容忍这种“叛徒”。即便这些人有着高强的武艺,但其背叛历史已经决定了他们无法进入戚家军。戚继光在选兵时提到过,要选那些忠诚老实的战士,而不是那些心机深沉、为个人利益出卖朋友的人。
若戚继光真的来到梁山征兵,李逵或许是他能勉为其难接受的唯一人选。李逵虽然性格暴烈,缺乏智慧,但他对上级命令无条件服从,体力强悍,是个勇猛的“炮灰型”战士。在戚家军的严格军规下,李逵或许能够成为一员得力的战士。而与他相比,武松的独立性和聪明才智,反而会让他在戚家军中吃不开。武松虽有勇气,但他的个性更倾向于独立思考,甚至敢反抗自己的结拜兄弟宋江,这种性格不适合严格的军队氛围。
梁山的“江湖”与戚家军的“军营”有着天壤之别。在军营中,战士需要有简单、直接的作战方式,而在梁山这种小社会中,情义和个性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地位。所以,若戚继光需要选择一名梁山好汉加入他的队伍,李逵的粗野但忠诚的性格,反而更适合戚家军的要求。而武松,尽管武艺高强,却因为过于独立,不容易适应戚家军的纪律。
发布于:天津市众诚速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